反滲透元件藥劑清洗說明
一旦預處理過的給水中具有較高的SD115(即使在允許的范圍內)值,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反滲透膜表面會有懸浮物、膠體和鹽垢等沉淀產生的污垢。污垢將會導致膜元件的性能下降,具體表現為較低的產水流量和/或較高的溶質透過率和/或供給水和濃水之間的壓差增大等。
下列因素有可能引起膜系統污垢:
●預處理系統不完善
●預處理運行不正常
●系統選材不合適(泵和管線等)
●預處理投藥系統失靈
●系統停機后沖洗不及時或不充分
●操作控制不當
●膜面長時間累積沉淀物(欽和硅垢等)
●進水組份或其它條件改變
●進水受生物污染
5.1清洗時間的確定
為了使清洗工作取得更好 的效果,膜元件必須在產生大量污垢前進行清洗。如果清洗工作延誤太晚,那么將非常困難或者不可能從膜表面上徹底清除污垢并重新恢復膜性能至初始的狀態。當進水和濃水之間的標準化壓差上升了15%,或標準化的產水量降低了10%,或標準化的鹽透率增加了5%時,應該對膜系統進行清洗
5.2污垢類型的確定
在清洗之前確定膜表面污垢的類型是非常重要的。進行污垢類型確定的更好 方法是對SDI試膜片上所收集的殘留物進行化學分析,以確定污染物的主要類型,以便進行針對性的化學清洗在不能采用化學分析的情況下,可以分析保安濾器濾芯上的沉積物和膜面上所截留的污物的顏色、密度,然后對污垢進行分類。比如,呈褐色的殘留物引導我們判斷是否為鐵污垢,白色殘留物則可能是硅、砂質粘土、鈣垢等;晶狀體外形是無機膠體、鈣垢的一個特征;生物污垢或者有機污垢,除了從氣味上分析判斷外,通常還可以看出這類污染物呈現粘稠狀。
5.3清洗程序的選擇
確定了膜表面的污染物,那么就必須選擇正確的清洗程序。如果認為污垢為金屬氫氧化物,比含鐵的氫氧化物、或者鈣垢,那么可以采用檸檬酸清洗;如果確定主要污垢為有機物或者微生物,那么建議使用堿性清洗方法。
5.4清洗的有效性評估
污垢容易附在膜表面或者保留在進水流道中遵守所建議的清洗方法通常都會得到較好的效果,如整個膜系統的壓差應該減小到初始值,產水流量和脫鹽率可以得到恢復。在許多案例中,清除膜污染需要采用幾種連續的清洗方法。適宜地交替使用清洗劑的清洗方法比單獨使用任何一種藥劑進行清洗更加有效。